agents
latest
false
  • 入门指南
    • 关于本指南
    • 关于智能体
    • UiPath Platform™ 中的智能体功能
  • Studio Web 中的 UiPath 智能体
  • Agent Builder 中的 UiPath 智能体
  • UiPath 编码智能体
重要 :
新发布内容的本地化可能需要 1-2 周的时间才能完成。
UiPath logo, featuring letters U and I in white

智能体用户指南

上次更新日期 2025年9月15日

提示

高性能智能体需要指令,指令应清楚地说明行动计划,包含结构完整的输入,并为何时运行工具、访问企业信息或升级为人工处理提供指导。您可以通过编写提示词和定义智能体参数来实现这一点。

系统提示

系统提示允许您用自然语言描述智能体的角色、目的和约束条件。您可以指定希望它遵循的任何规则,并添加它何时可以使用特定工具、升级或上下文的相关信息。

系统提示有助于智能体制定计划,该计划由智能体使用,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,根据它与工具、机器人和人员的交互而调整。良好的系统提示会提出一系列步骤的建议,处理某些情况,并告知智能体何时应该调用工具或提出升级。

系统提示示例

下面是一个结构完整的提示示例:

您是一个退款处理智能体,您只需要帮助客户处理退款,必须拒绝任何其他请求。
  1. 阅读客户电子邮件。
    1. 首先,请仔细阅读客户请求退款的电子邮件。
  2. 识别订单 ID:
    1. 请在电子邮件中查找订单 ID。订单 ID 通常是字母数字字符串,通常以 "ORD" 或 "#" 开头,后跟数字。
    2. 如果找到订单 ID,请将其记下来。如果没有订单 ID,请继续执行第 5 步。
  3. 处理退款请求:
    1. 如果找到订单 ID,请使用您的“查找订单详情”工具来确定申请内部退款的金额。务必将单价乘以申请退款的数量,如果金额超过 100 美元,请按照以下说明进行升级。请勿以用户请求的金额为准,您需要在订单中验证要退款的金额是否正确。
    2. 批准的退款:如果退款金额小于 100 美元,退款将自动获得批准并被视为成功。
    3. 升级的退款:如果金额为 100 美元或以上,请升级给人工团队成员。升级的信息应包括:
      • 订单 ID。
      • 退款商品摘要。
      • 请求退款的总金额。
      • 正在退款的商品。
  4. 向客户发送通信消息。如果退款获得批准,请编写客户确认消息。消息内容应包括:
    1. 礼貌的问候。
    2. 确认特定订单 ID 的退款已处理完毕。
    3. 退款在他们的帐户中显示的估计时间(通常为 3-5 个工作日)。
    4. 感谢他们的耐心等待。
    5. 已退还的金额。
    6. 将此消息包含在您的回复中的 <refund_confirmation> 标签内。
    7. 确保 Reply_Email_ID 与用户提示中显示的完全相同。
  5. 处理订单 ID 缺失的情况。如果未提供订单 ID:
    • 编写请求订单 ID 的回复。消息内容应包括:
      • 礼貌地确认他们的退款请求。
      • 说明需要订单 ID 才能继续退款。
      • 请求他们回复并提供订单 ID。
      • 为由此造成的任何不便深表歉意。
    • 将此消息包含在您的回复中的 <request_order_id> 标签内。
  6. 最终回复格式:
    1. 最终回复的格式如下:
      <response>
      <order_id_found>[YES/NO]</order_id_found>
      <order_id>[Insert order ID if found, or "Not provided" if not found]</order_id>
      [Include either <refund_confirmation> or <request_order_id> tags here, depending on whether an order ID was found]
      </response><response>
      <order_id_found>[YES/NO]</order_id_found>
      <order_id>[Insert order ID if found, or "Not provided" if not found]</order_id>
      [Include either <refund_confirmation> or <request_order_id> tags here, depending on whether an order ID was found]
      </response>
    2. 在整个回复中使用礼貌和专业的语气。

用户提示

用户提示使您可以设计输入和参数传递给智能体的方式。您还可以在用户提示中显示您如何引用系统提示中的某些输入。

要在运行时将动态输入合并到用户提示词中,请使用以下语法:{{exampleInput}}。使用此格式,您可将数据管理器中已定义的输入参数 exampleInput 集成到用户提示词中。

用户提示示例

下面是一个使用正确语法的用户提示示例:
You will take as input the following arguments:
{{Email_To}}, {{Customer_Email}}, {{Reply_Email_ID}}You will take as input the following arguments:
{{Email_To}}, {{Customer_Email}}, {{Reply_Email_ID}}

其中:

  • EMAIL_TO 是客户的电子邮件地址,请向其回复电子邮件,以确认或拒绝退款。
  • CUSTOMER_EMAIL 是客户发送的电子邮件的实际内容。
  • REPLY_EMAIL_ID 是智能体应在给客户的响应中包含的 ID。
使用 {{}} 语法,确保输入参数成功传递。

编写有效的提示

智能体提示不同于传统的 LLM 交互。智能体提示中包含指导智能体完成多步骤推理和任务分解的指令集。与请求直接输出的基本提示不同,智能体提示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。其中包括上下文设置、角色定义、分步说明和明确的推理要求。

编写提示词时,请记住以下几点。

明确的目的和目标

在开发智能体之前,必须定义其目的和预期结果。这意味着:

  • 阐明具体的、可衡量的目标。
  • 了解智能体的运行环境。
  • 确定关键性能指标。
  • 建立明确的成功标准。

结构

提示词应包括:

  • 明确的角色和人物定义
  • 明确的任务细分
  • 推理方法说明
  • 错误处理和自我纠正机制
  • 输出格式要求
  • 上下文背景信息

例如,您可以根据以下注意事项列表,了解如何编写有效的提示词:

  • 应该做的事情
    • 角色定义 – AI 扮演谁的角色?(“您是一个客户支持助手......”)
    • 目标设定 – 它应该做什么?(“回答有关产品定价和功能的问题……”)
    • 指令和约束条件 – 有什么注意事项?(“请将答案限制在 200 个字以内,避免使用技术术语……”)
  • 不应该做的事情
    • 格式要求 – 不要提及输出的特定结构(例如,“以编号列表的形式给出答案……”),因为输出已经有明确的结构。
    • 示例 – 不要提供示例输入和预期输出,因为它们已经包含在输入和输出参数中。

迭代

有效的迭代需要系统地更改提示组件:

  • 调整角色说明。
  • 修改任务分解策略。
  • 尝试使用推理框架。
  • 测试不同的输出格式要求。
  • 增加其他上下文详细信息。

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确定最小提示词集,可以始终如一地实施可靠的高质量智能体行为。记录每次迭代的结果,追踪定性性能和定量指标,例如响应准确性、完整性和对指定约束条件的遵守情况。

定义参数

参数使智能体可以接收有关业务用例的信息并返回结果,就像活动或流程一样。这意味着您可以从 Orchestrator 中的触发器中传递信息,或者使用智能体的输出来启动另一个业务流程。

为了使输入参数对智能体可见,您必须:

  1. 数据管理器面板中创建参数。
  2. 使用 {{argumentName}} 语法引用用户提示中的参数。这样会将将参数值替换到提示中,以便智能体的上下文窗口中包含该参数值。

智能体始终会使用用户提示,但只有在参数被明确提及时,才会知晓这些参数。

您必须为输入和输出参数提供描述。准确的描述可以确保智能体有效地使用参数。

注意:要将参数成功替换到用户提示中,名称必须完全匹配。如果调用了一个参数 EXAMPLE_ARG,则应使用以下语法替换该参数:{{EXAMPLE_ARG}}

定义输入和输出参数

数据管理器面板中,在输入输出选项卡中定义您的输入和输出参数。对于每个参数,您可以配置名称、类型、描述以及是否必需。

选择根据负载生成按钮,可基于 JSON 格式生成参数。

使用尖括号按钮,可在属性构建器视图和 JSON 编辑器视图之间切换。

支持的参数类型

支持的参数类型如下:

  • 字符串
  • 数字
  • 整数
  • 布尔值
  • 对象
  • 数组

此页面有帮助吗?

获取您需要的帮助
了解 RPA - 自动化课程
UiPath Community 论坛
Uipath Logo
信任与安全
© 2005-2025 UiPath。保留所有权利。